中教数据库 >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 文章详情

慢性缺氧改变外周血转录组模式(英文)

更新时间:2023-05-28

【摘要】目的多种生理和病理状态都会伴随着慢性缺氧,例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这种慢性缺氧可能会干扰基因的转录过程。然而,在缺氧条件下外周血转录组模式的改变尚无报道。故本工作旨在探讨慢性缺氧条件下,外周血转录组模式的变化。方法本研究使用慢性缺氧大鼠模型模拟CCHD患者的低氧状态。两组Sprague-Dawley大鼠(每组n=6)分别暴露于低氧(10%O2)或常氧(21%O2)条件下饲养3周。每周测量大鼠体重。缺氧处理结束后,采集两组大鼠外周血并提取总RNA进行RNA-Seq。经过质量评估后,通过Illumina Hiseq平台对文库进行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筛选条件为FDR(false discovery rate)2。进行DEG的功能注释和聚类分析,并选取出padj(adjusted P-value)<0.05的条目。结果低氧组大鼠体重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RNA-Seq结果表明:两组的转录组模式有显著差异。共鉴定出了872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在缺氧组中,共有803个基因下调,只有69个基因上调。对872个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它们涉及了多个生物学过程,例如含卟啉的化合物代谢过程,血红蛋白复合物和氧转运蛋白活性等。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慢性缺氧大鼠模型外周血的转录组模式发生了显著改变。为进一步了解CCHD患者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186 2页 免费

发表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已发布 0条)

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

0/500
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不代表中教立场
相关文献

推荐期刊

Copyright © 2013-2016 ZJHJ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1570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